洗腸治家族便泌
「家族性集體便秘」是棘手難症,患者受遺傳基因或家族生活習慣影響,可能自孩提時代已出現排便困難,多吃蔬果、服藥都無補於事。有患者參與港大醫學院的研究,接受洗腸治療,初見成效,每日排便暢通無阻。
遺傳基因飲食習慣引發 受便秘困擾逾30年的許小姐,外祖母與表妹同樣有排便困難,但她從未與兩人同住,飲食習慣亦不盡相同,醫生估計是遺傳基因作祟。多年來,許用盡一切方法通便,每日吃一斤菜、喝8杯水、用上兩個甘油泵,都不能清便。 「每次如廁都『谷』到腳麻臉紅,腸也隆起來,但它就是困在肛門出不了來。」便秘令她容易暴躁,皮膚乾燥,並曾長痔瘡。 她前年到瑪麗醫院求診,證實大腸蠕動速度緩慢,肛門括約肌不能放鬆;她隨後參加了研究,接受洗腸療法,洗了數次已見成效,令她初嘗「有便意」的滋味。 為期4周 每周2次 洗腸療程為期4周,每周2次,每次30至45分鐘。過程中,護士將150加侖清水注入病人的大腸作刺激之用,水連糞便會從另一條管排出體外,其間護士會控制水流和按摩病人腹部,協助大腸蠕動。 注水刺激大腸蠕動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名譽临床醫學副教授陳安安強調,洗腸只是療程,用作教導和刺激大腸蠕動,長遠來說病人仍需靠自己;除了洗腸,長期患者亦可接受物理治療,將氣球放入肛門,訓練盆腔肌肉和括約肌收放,學習如廁的坐姿和呼吸,痊癒機會達七成。 摘自明報 |